撰文者/陳建宏 職能治療師
家裏有臥床長輩的時候,醫護人員都會叮嚀一定要按時翻身拍背否則可能會出現褥瘡,後果可是非常恐怖的!
到底什麼是褥瘡?為什麼大家都那麼害怕這個東西?我們來做個簡單介紹吧!!
先說結論………褥瘡跟疔瘡是不一樣的東西,不要搞混了!!
因為疔瘡並不是我們的重點,所以有機會再幫各位做介紹。
褥瘡又叫做壓瘡,它是一種因為身體壓力或剪力或摩擦力造成的傷口。對!它就是一個傷口而已!
這個傷口說簡單很簡單,說恐怖它又很恐怖,因為它嚴重起來是會致命的!!
已故男星克里斯多福李維是為人所知的超人,因一次馬術比賽中跌倒導致脊椎損傷,最後因褥瘡的併發症過世,延伸閱讀:超人之死
當我們都知道了褥瘡是個非常需要注意的事情後,接下來就會介紹褥瘡的成因及分級、常見併發症。
褥瘡的成因及分級
壓力:褥瘡常見在臥床患者或是脊椎損傷等無法站立久坐輪椅的患者骨突處,其實從這邊大家就可以發現褥瘡就是一種在骨突處持續且重重的壓著而出現的傷口。
最簡單的就是當我們坐在辦公室工作久了,坐骨處就會覺得很痛會想起來走一走,但是很多身障朋友或老人是無法表達或是移動身體,
骨頭一直壓著皮膚且通常他們的皮膚缺乏彈性,所以一直壓著的結果就是會壓出一個傷口,如果再加上衣服沒整理過出現皺褶也有可能會更嚴重喔!
摩擦力:移動病患的時候經常會造成身體與床面/輪椅產生摩擦,尤其仰躺輪椅躺下時經常讓人往下滑,
這個摩擦力看似沒有什麼,但久了還是會造成身體的傷口,尤其是長輩皮膚較薄或沒有彈性,這都會增加褥瘡的風險。
剪力:這個比較難以形容,其實就是一種平行於皮膚的拉力,比較容易造成血管或內部組織的拉扯導致深層褥瘡。
除了以上的成因之外,經常性的潮濕(包尿布、失禁)可能造成部位浸潤在液體中,若再加上摩擦就非常容易褥瘡,
糖尿病是眾所皆知的會讓末端知覺喪失或傷口不易癒合的疾病,這個則是褥瘡的高危險群。(還記得阿媽那你怎麼沒感覺的廣告嗎?)
褥瘡通常分成四級,褥瘡的圖片因為怕大家在吃東西時看到會產生不舒服感不太方便放上來,我們摘自台大醫院附設新竹分院的圖片做說明。

完整的皮膚看起來光滑或至少沒有紅紅的,
一級表皮會出現紅紅的,快要破皮的樣子。
二級是表皮出現傷口,有時看起來會有潰爛的感覺,會有疼痛感。
三級傷口蔓延到皮膚裡面甚至到肌肉,看起來傷口像是個深坑,有組織液或血液滲出,有時也會看到一些黑色結痂組織,此時可能漸漸感覺到不太痛了。
四級傷口會傷及肌肉骨頭等組織,有液體滲出也可能看到黃黃的東西(脂肪)或骨頭,此時已經完全不會痛了。
常見併發症
褥瘡通常不會死人,但是褥瘡的併發症死亡率是一般住院病人的4倍以上,尤其在一些指標中褥瘡是重點項目,所以醫護人員通常對於褥瘡是又恨又怕啊!
常見的併發症有骨髓炎、蜂窩性組織炎嚴重點甚至會有敗血症,最讓人聞之喪膽的就是敗血症了!
由於壓瘡本身就是個傷口,我們都知道傷口沒有好好護理會產生蜂窩性組織炎,如果造成感染可能引發敗血症,
敗血症就是全身性的發炎反應,如果不幸感染了最嚴重會造成心臟衰竭甚至死亡,不可不重視啊!
所以通常治療師推薦使用預防褥瘡輔具是因為擔心以上的問題,
有時會有人說沒有褥瘡就不需要使用預防褥瘡輔具是錯誤的觀念也要請大家多多注意喔!!
延伸閱讀:
默默忍受的痛!褥瘡之原因、預防與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