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整理/ 王孟蓁 職能治療師
肌肉力量跟骨質密度的關係密不可分,不論是女性或男性都會隨著年齡增長骨質慢慢地流失。尤其是最擔心長輩跌倒後,長期躺床連帶地造成生理機能嚴重退化,再加上長期躺床肌肉逐漸萎縮,變成惡性的循環。
年齡增長,肌力下降,骨質流失
許多人會覺得女性更年期過後骨質更易流失,所以常會覺得女性跟骨質疏鬆有很大的關係,但其實不論男女,從40歲以後骨質量就會開始下降,65歲以後2/3男性及3/4的女性會是骨質疏鬆性骨折高風險群。
骨質疏鬆危機重重
<容易骨折>約1/3女性、1/5男性一生中會發生一次髖部、脊椎或腕部骨折
<長期臥床>若髖骨骨折,約1/4病人一年內無法走路,近半需依賴他人生活長期躺床、肺炎、靜脈血栓、尿道感染跟著來。
<死亡率高>5~8個髖骨骨折病人,有1人會在一年內死亡。
骨質篩檢建議
男女性50歲左右做一次骨密度檢查,若發現骨量開始不足,建議每2~3年追蹤一次。檢查時需針對腰椎或髖骨測量,若只測腳踝部位易導致數值不準。
世界衛生組織在2008年設立骨折風險評估工具(FRAX),可計算未來10年發生骨鬆導致骨折的機率,FRAX中文版:https://www.shef.ac.uk/FRAX/tool.jsp?lang=cht。這個工具的模組主要針對年齡在40~90歲的對象來計算概率,如果年齡小於40或大於90概率依然會以40~90歲的模組計算,要注意喔!
計算完會得到兩個數字,若10年內主要骨鬆性骨折(包括髖骨、脊椎、肱骨及橈骨)的機率大於20%,或髖骨骨折機率大於3%時,就被視為高骨折風險病人,應考慮積極治療。
參考資料:中華民國骨質疏鬆症醫學會、康健雜誌、世界衛生組織(WHO)
~照護大小事.就是窩新事~
想了解更多健康促進活動/照顧技巧提點/健康保健知識/輔具使用撇步?